
谢皓宇-国泰君安(14.150, -0.03, -0.21%)房地产首席分析师
地产:产能出清,重塑金融链
①政府定调产能出清,配合中央收储、以旧换新政策统筹消化库存。
首次提到的产能出清,和目前政策的思路,产能出清有望加速。
②中央扩表后,地方、房企和金融机构的行为将决定是信用扩张(实物链)还是风险化解(金融链)。
若金融机构配合房企融资,并演变为加杠杆,则为信用扩张,实物量占主导,类比2016年,否则为金融风险化解逻辑。
③居民的行为取决于贷款实际利率,目前实际利率可以类比2008年和2014年,处于较高水平。
当前实际利率过高,约束了居民购房意愿的释放,利率的调降成为接下来预期改变的关键。
④出清逻辑下,推荐两端配置,一是出清预期下的核心资产,二是应对资产减值的重组机会。
⑤风险提示:出清速度过慢,导致房企净资产持续消耗。
若出清速度较慢,房企净资产仍然处于持续消耗状态,考虑到杠杆率仍然较高,企业价值面临较大的波动风险。

花健祎-国泰君安建材联席首席分析师
建材:从高杠杆时代重回价值
维持建材行业“增持”评级。又现政策思路转向的关键节点,建材板块龙头企业呈现明显估值优势,长期布局思维赔率和胜率兼具。消费建材龙头崛起和陨落最快的时代都已过去,格局的改善和稳固是最长期的投资逻辑,中短期地产价格和销售的数据是催化业绩弹性和估值修复的关键变量;大宗品水泥,玻璃纤维,玻璃等行业,2023年的基本已经下探出了同样逻辑的业绩底——即行业大面积亏损时,大宗价格难以继续下降,龙头企业的成本优势+独有盈利业务创造了盈利底,2024年龙头纷纷转向维护价格和盈利的竞争策略,同时在有需求增量的细分领域如出海和高端应用等竞争优势领先行业,行业内优化供给的举措呈现长期优化趋势。故继续推荐建材板块龙头企业,维持板块“增持”评级。
消费建材:格局在身后,转型在眼前。经历2016-2024的两轮地产起落周期,企业崛起成为行业龙头的上升通道目前基本关闭,而信用风险出清考验最艰难的阶段也即将过去,格局的改善和稳固是最长期的投资逻辑。2024年龙头企业发力消费化转型,探索扩品类增长,抵押资产风险消化,大幅提升股东回报,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断加强,而估值在历史对比中都保持优势。
水泥板块:龙头以涨促稳,预期有望企稳。Q1需求的快速下滑,让板块需求端在量的角度上,经历了3月斜率预期的最低阶段,量的实际表现Q2开始走平,在2024年内有望企稳。从价格和盈利的角度看,4月初华东价格迎来主导企业的主动合作挺价后,5月下旬龙头企业二次推动同步复价,验证的是2024年龙头企业对价格策略的较明显转向,从追求绝对的份额优先变成“以涨促稳”成为2024年龙头的竞争策略主线。龙头企业出海和骨料等领域的优势仍然持续领先于行业。
玻璃玻纤:玻纤成本驱动复价夯实底部,玻璃关注差异化产品。玻璃纤维3月底低端产品恢复性提价后价格底部夯实,盈利边际改善。5-6月玻纤去库从下游补库驱动回归实际供需修复驱动,热塑,风电等结构性需求景气好于整体,电子布仍存提价契机。玻璃Q2盈利环比Q1收窄。
风险提示:国内货币财政、房地产宏观政策风险;原材料成本风险。

韩其成-国泰君安建筑工程首席分析师
建筑:财税改革释放增长空间,聚焦科技和高股息
科技推荐电改储能,低空经济AI,车路云,节能降碳,半导体5个方向。
总书记座谈会听取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议。5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推进重点特高压项目核准开工。推荐中国能建(2.120, -0.01, -0.47%)(股息率1.17%、PB0.88倍、2024PE10.1倍)在储能领域打通压缩空气储能天然盐穴和人工硐室两条关键技术路线,并布局绿色氢能产业链;中国电建(5.480, -0.08, -1.44%)在抽水蓄能领域承担了我国大中型水电站65%以上的建设施工任务。(2)发改委表示积极稳妥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前景光明。北京等地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批准建设。
5月23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发改委印发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推荐中国化学(8.110, -0.04, -0.49%)(股息率2.22%、PB0.83倍、2024PE8.2倍)积极为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量身打造综合解决方案;中材国际(12.060, 0.05, 0.42%)(股息率3.21%、PB1.76倍、2024PE9.8倍)自主研发的绿色低碳水泥工厂数字化设计建造技术经行业鉴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钢国际(5.620, -0.13, -2.26%)形成了以带式焙烧机球团、高炉低碳化、直接还原铁、氢冶金、高效长材轧制等为核心的低碳冶金工程技术体系。(2)洁净室行业市场持续扩容,高端综合领域具备较高进入壁垒。
高股息推荐国改市值管理,建筑出海,资源品,地产,基建5个角度。
“国九条”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国家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中国交建(8.780, -0.08, -0.90%)历史最高海外订单占比31%,2023全年占比18%。中国化学历史最高海外订单占比60%,2023占比31%。
(1)资源品有色矿产顺周期涨价。(2)多地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下调首付比等,地产需求政策有望迎来持续催化。(3)下半年专项债有望加速、特别国债项目落地,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将支撑基建投资增长。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产能出清,重塑金融链》发布日期:2024/6/13,作者:谢皓宇S0880518010002、白淑媛S0880518010004、黄可意S0880123070129;《从高杠杆时代重回价值》发布日期:2024/6/17,作者:鲍雁辛S0880513070005、花健祎S0880521010001、杨冬庭S0880522080004、巫恺洋S0880123070145;《财税改革释放增长空间,聚焦科技和高股息》发布日期:2024/6/17,作者:韩其成S0880516030004、郭浩然S0880524020002。
备 注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国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